備受關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傳遞出的眾多信號讓鋼鐵市場參與者對后市感到有信心,認為“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2022年我國‘鋼需’具有較強韌性”。
12月14日,上海五波鋼結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慶平、上海瑞坤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雙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這幾天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注,對2022年鋼材需求更加充滿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擔負起穩定宏觀經濟的責任,各方面要積極推出有利于經濟穩定的政策,政策發力適當靠前。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石和脊梁,這次會議提出的“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從根本上保障了明年“鋼需”的穩定。
“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基建領域“鋼需”將增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解讀時表示:“要適度超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在減污、降碳、新能源、新技術、新產業集群等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既擴大短期需求,又增強長期動能。前一階段,一些地方發生燃氣管道爆炸事故,要加強城市地下管網的排查和改造,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里子工程’。”
時下,各地都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今年11月份,全國共有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開工4856個項目,總投資額達到26714億元,同比增長10%。例如,11月3日,廣東省深圳市舉行2021年第4季度新開工項目集中啟動活動,共有224個項目開工,總投資額約達4455億元,其中有44個道路交通項目、29個產業項目、40個社會民生項目。再如,11月5日,湖北省舉行2021年第4季度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共有805個項目開工,總投資額約達4520余億元,其中有140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保項目、73個社會民生項目。此外,河南、陜西、山東、云南、浙江等省份11月份開工項目的投資額均超過千億元。
隨著各地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工作,將拉動鋼材需求增多,尤其是螺紋鋼、線材、盤螺等建筑鋼材需求將明顯增多。同時,加快城市地下管網建設,也將拉動各類鋼管、型鋼的需求。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建筑鋼材需求值得期待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強預期引導,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鋼貿商認為,根據這次會議中關于房地產行業的提法,明年國內保障性住房建設將加快,商品房的合理住房需求也將增多。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12萬個,占年度目標任務的94.8%。自2019年以來,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2萬個,惠及居民2000多萬戶。各地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近2萬部,增設或改造提升養老、助餐等各類社區服務設施近3萬個。
此外,12月15日起,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降準后,房地產行業獲得的貸款空間較大,房企的資金壓力可以更快得到緩解。這次會議提出的“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標志著前期緊縮的調控政策拐點已經基本確定,結合此次降準,將為房地產市場帶來利好。據此預計,螺紋鋼、線材等建筑鋼材及鋼結構住宅建設用鋼的需求都將增多。
“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優特鋼需求將呈現增長態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制造業等的支持力度;要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激發涌現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
當前,全國制造業發展不斷提速。近日,浙江省溫州市發布《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聚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全面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力打造全球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全國領先的時尚智造基地、長三角南翼制造業創新基地和浙江省數字經濟領跑區;到2025年,形成五大千億元級特色優勢制造業集群。12月10日,總投資額達到369億元的一批項目在陜西省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集中簽約,這些項目涵蓋工業制造、科技創新、金融及產城融合等不同領域。
總體來看,全國各地制造業建設正在形成打造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和兩鏈(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促進器”的效應,實現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的快速轉變。據此預計,2022年乃至“十四五”期間,制造業對“鋼需”的強度將增強,尤其是各類優特鋼的需求將持續呈現增長態勢。
“提高農機裝備水平”——農機裝備用鋼或成“鋼需”亮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國家歷來十分重視糧食安全問題。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尤其提出鼓勵提升糧食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水平。農業部、工信部也于近日聯合召開農機裝備補短板工作推進會議,提出要著眼全產業鏈強化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毋庸置疑,提高農機裝備水平、提升糧食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水平、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將給農機裝備用鋼需求帶來可觀的增長空間。
我國農機裝備種類眾多,有農用動力機械裝備、農田建設機械裝備、土壤耕作機械裝備、種植和施肥機械裝備、植物保護機械裝備、農田排灌機械裝備、作物收獲機械裝備、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畜牧業機械裝備和農業運輸機械裝備等。農機裝備制造所需鋼材數量較大,超3000種農機裝備材料90%以上都是鋼材。農機裝備制造所需鋼材涉及品種眾多,如軸承鋼、彈簧鋼、齒輪鋼、工模具鋼、不銹鋼等,農機零部件用鋼主要有型鋼、板材、管材、軸承鋼、冷彎型鋼等。
可以預見,隨著農機裝備由低端向中高端轉型、由小型向大型轉型,農機裝備對鋼材的品種和質量都將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農機裝備用鋼或將成為2022年國內“鋼需”的一大亮點。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