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統籌推進貴州省煤礦透明礦山建設工作,強化煤礦重大風險處置能力,保障煤礦安全高效開采需求,提升煤礦本質安全水平,我局組織起草了《貴州省推進透明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3年4月27日前書面反饋為謝。
貴州省推進透明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
透明礦山作為煤礦智能化、無人化的基礎,能夠快速準確地為煤礦企業提供安全決策支持,對于推動煤炭資源的安全高效智能開采具有重要意義。為破解貴州煤炭開采面臨的瓦斯大、煤層薄、構造復雜等難題,加快推動我省煤礦智能建設,特制定《貴州省推進透明礦山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預防和遏制礦山重特大事故發生為目標,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保護從業人員生命安全為根本目的,按照“以點帶面、聚焦重點”的原則,分步推進透明礦山建設工作,促進全省透明礦山推廣應用,強化煤礦重大風險處置能力,保障煤礦安全高效開采需求,提升煤礦本質安全水平,推動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建設目標
(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重點解決煤礦隱蔽致災因素不清楚、多源數據不互通、多級信息獲取不對稱等堵點難點問題,通過建設透明礦山管控平臺,提升地質保障數據的實時性、共享性、標準性及可靠性,通過全生命周期地質信息和工程信息共享、協同處理以及三維交互可視化分析,實現煤礦關鍵地點、重點部位重大安全風險全時長、全場景、全環節的遠程監督和精準研判,第一時間對隱患風險進行報警,以利于煤礦及時處置。
(二)堅持以業務需求為基礎。以精準解決安全生產管理的瓶頸問題為切入點,提升煤礦重大災害風險防控能力,夯實煤礦安全基礎,切忌華而不實。
(三)堅持以集成擴展為手段。充分融合煤礦現有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消除信息孤島、避免重復建設,并按照《國家礦山安監局財政部關于印發〈煤礦及重點非煤礦山重大災害風險防控建設工作總體方案〉的通知》(礦安〔2022〕128號)要求,統籌設計、同步建設,實現數據共享交換、功能協同聯動。
三、主要任務
透明礦山管控平臺的建設要聚焦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與透明地質的充分結合,重點建設采區級的礦山透明化地質三維動態模型、隱蔽致災因素可視化系統;逐步構建主要機電設備精細模型、安全生產風險分析預控體系,并進行多源數據可視化集成;最終實現可視化信息互聯互通。
(一)建設礦山地質透明化三維動態模型。采用隨采(掘)隨探、長掘長探(鉆孔+物探)、監測預警、多源數據融合等關鍵技術,進行數據整合、融合分析,構建規范化礦山三維透明化地質模型,實現對采掘工作面前方煤層賦存、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瓦斯地質、采空區、瓦斯富集區、火區、應力集中區、礦壓等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的三維動態建模,能夠隨采掘計劃動態更新三維地質模型,實現將槽波、孔中物探等物探數據與鉆探、生產揭露等地質數據的融合利用,不斷提升三維地質模型精度,支持基于三維地質模型綜合分析應用和地質預測預報,提高煤礦安全高效智能開采地質保障能力。
(二)建設隱蔽致災因素可視化系統。將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與透明地質充分結合,采用微震監測、電法監測、探地雷達、三維地震、鉆孔瞬變電磁、鉆孔雷達、自然伽馬測井、電阻率監測、激光雷達、AI視覺、光纖測溫及溫度監測等探測技術,實現對地質構造、瓦斯、頂板、水害、火災、礦壓等隱蔽致災因素的精準探測、監測預警。建設礦井多級瓦斯地質可視化、瓦斯治理全周期透明化管控、煤與瓦斯突出危險區域智能識別、水文地質信息管理、自燃火災監測預警、礦壓災害監測預警等子系統,實現隱蔽致災因素的數字化、信息化、透明化管理,為煤礦重大安全風險研判提供依據,為災害治理提供精準靶區,有的放矢實施各類災害治理工程,持續提升煤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三)構建主要機電設備精細模型。采用全景技術、近景攝影測量、數字孿生信息等技術,建立包括采掘、運輸、提升、通風、瓦斯抽采、壓風、排水、供電等設備精細模型,實現設備參數和運行狀態的快速、實時查詢。
(四)構建安全生產風險分析預控體系。建設AI智能分析系統,通過對工業視頻數據、環境監測數據、設備運行狀態數據、探測數據、人員數據、生產業務數據等數據的智能分析,實現對人員違法行為、安全生產風險的實時分析與預測,動態感知潛在風險,將預警信息可視化呈現,制定預控方案及管理制度,切實提升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五)實現多源數據可視化集成。充分利用貴州省在智能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果,構建透明礦山多源融合數據庫,實現與安全監測監控、人員精準定位、工業視頻數據、智能輔助生產(通風、壓風、提升等)等系統的規范化集成,實現井下安全生產條件、環境監測參數等狀態信息實時查詢,以及生產過程安全隱患因素的動態識別。
(六)實現可視化信息互聯互通。全面推進階段在做好網絡安全防護工作的情況下,采用VPN傳輸及加密技術,將礦井瓦斯地質數據接入全省瓦斯地質和煤層瓦斯基本參數數據庫平臺,實現全省瓦斯參數動態管理。將透明礦山的數據按統一規范標準接入貴州“能源云”綜合應用管理平臺,實現省、市、縣三級聯網,確保感知數據質量和上傳穩定性。
四、實施步驟
結合貴州省具體情況,全省煤礦透明礦山建設工作按照下列建設步驟實施:
(一)試點示范建設階段(2024年6月30日前)1.在全省范圍內選取具備智能化建設基礎的煤礦企業開展試點示范,按照本實施方案進行現場部署,為數據聯網做好準備工作。2.對試點示范項目進行竣工驗收,總結建設經驗,做好推廣準備。
(二)全面推廣階段(2026年12月31日前)在前期試點示范工作的基礎上,及時進行驗收和總結,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措施,推動全省煤礦透明礦山建設工作,到2026年所有生產煤礦全面建成透明礦山管控平臺,大幅提高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智能化水平,監管部門實現“互聯網+監管”的智能遠程監管新模式。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省能源局負責組織制定全省透明礦山建設指引、驗收評定辦法,明確統一開放的建設標準、驗收標準、數據標準,各煤礦企業按照要求進行現場部署,分類分步推進透明礦山建設工作。全省各級行業管理部門要把此項工作納入重點工作進行落實,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研究、親自謀劃、親自推動,建立相應的工作和管理機制,及時制定細化方案,明確規劃與發展目標,加強橫向協調和縱向聯絡,加快推進落實,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省屬國有企業、省外國有來黔企業、優強民營企業要在透明礦山建設過程中發揮帶頭作用,率先示范、率先推進,為全省煤礦企業樹立榜樣。
(二)強化政策支持。省能源局會同省財政廳制定資金獎補辦法,對達到透明礦山驗收標準,并通過竣工驗收的煤礦予以資金支持。透明礦山建設項目采取分級上報驗收的方式,完成透明礦山建設的煤礦,由煤礦企業組織自評并提出驗收申請,市、縣級行業管理部門向貴州省能源局提出初審意見,貴州省能源局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合格后,組織專家對申報項目進行現場驗收,對驗收合格的煤礦予以資金支持。
(三)強化技術保障。煤礦應建立健全以礦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透明礦山管控平臺運行維護機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崗位責任制、安全責任制,配足配齊運行維護必需的崗位人員,保障系統正常運行。承建單位應指導煤礦對從業人員進行平臺運行、維護專業技術培訓等工作,有效做好平臺建設及后期運維的技術支撐。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